武漢南湖街松濤苑小區有7名大學生保安,其中,4人為本科畢業,3人為大專畢業。畢業于湖北大學的本科生楊龑說,她從不跟人談自己的工作,連父母也不知道她干什么。大學畢業后的袁漢,好幾個月找不到工作,最后瞞著父母當保安,他說:“起碼我能養活自己”。(4月4日《武漢晚報》)
寒窗苦讀十幾年,一到大學畢業,卻找不到理想工作,只好當個保安,先解決溫飽問題再說。在面子上,這的確有些難堪,大學生當保安本身,也有些大材小用之嫌。但這在北大學子賣豬肉、大學畢業生當掏糞工的現實情況下,卻又顯得不那么另類,反而是一種著眼現實的考慮,總比“高不成低不就”更讓人踏實放心,最起碼這些大學生保安明白了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——當個保安起碼我能養活自己,不用再依靠家里郵寄“生活費”。
相比起那些不愿工作,或找不到工作卻依然不愿“低就”的人而言,這七個大學生保安,是令人崇敬的,相比較“啃老一族”,他們完全可以挺起脊梁。據調查顯示,中國有65%以上的家庭存在“老養小”現象,30%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養。相比起完全啃老的三成人,這七名大學生保安又有什么“傷自尊”的呢?
更何況,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,也不完全是自身原因。一方面,當前的高校教育不如人意,學科設置緊跟熱門走,毫無市場調研,一到畢業,就以學位證綁架學生先簽就業協議書,以此對就業率灌水。正如某些專家諷刺的那般,中國高校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無需對自己產品負責的機構。當“生產者”本身就有問題,大學生找不到如意工作便不難理解了,也無需對大學生大加鞭笞。
而另一方面,一到現實之中,也并非有能力就是一切。在“蘿卜招聘”、“拼爹魅影”層出不窮的現實境況下,一些只有背影的大學畢業生,其競爭力遠遠不如有背景的大學生,這是無需重復強調的常識。
當外部環境如此逼仄,當自身家境如此清白,找不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,其實并不難理解,而在大學盲目擴招之下,大學生就業難的狀況,依然難以紓解,而類似“大學生保安”一般干著與其學識不符合的職業的人,也會逐漸增多。但這部分人,從來都不應該為自己的職業而羞愧,畢竟在任何職業都可以做得很出色。更何況,自食其力就是最大的尊嚴,無需怕別人奚落,時時刻刻都應挺起脊梁生活,只要你的生活,是依靠自己的雙手,而不是父母或親人的“施予”。(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)
|
|